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无用”怪阶层固化?智商、情商固化那才是真可怕

2017-07-19 南风窗记者 石勇 南风窗

南风窗

人生从来不是一次性博弈。至少从教育方面来说,有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起点高低只是出发点,最终命运还是在自己的手中。如果在某一主面比别人差了,那就在另一方面多努力。


“社会上层最清楚自己是谁,中产阶层困扰自己到底是谁,社会下层已经害怕知道自己是谁”。


这句话,是我几年前的“名言”了。当我现在来策划一个关于教育的话题时,尤其感慨良多。一切都已经变化。有些变化还超出了我们经验的捕捉。


先说一下自己的感慨——在和中产阶层子女、具有“吊丝”气质的社会底层子女打交道时,我的感受截然不同。


忽略前者的精明和玩弄某些在我眼中很浅薄的“逼格”,他们让我总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成就感;而后者,如果忽略掉可贵的真诚,时不时总让一直对此投入感情的我感到挫败。



比如,没有一个中产子女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当我启发时他们会寻找出很多论据;但那些出身底层的孩子总是容易成为“读书无用论”的忠实听众,而且你根本没办法说服他们,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就是周围环境里的那一套,对超出那个世界理解能力的其它认知根本不予理会。


又比如,讨论一个知识性的问题时,比如“命运跟什么有关”,中产子女会跟上我的思维,探讨个人素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但底层子女则会别过脸去,毫无兴趣。


我偶尔也听过一些吊丝表示对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感到很后悔。当听到这类内心直白时,我已经无话可说。


如果一个人要到这个份上才知道当初不读书是一种愚蠢的错误,证明他无论是智商、情商还是格商,都没有高出所出身的阶层环境的平均值。在社会金字塔中,素质和对自我的担当,已经给每个人找好了位置。


情况看来是这样子的:一个人在人生中最好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么有必要接受那些在经验、智识上比自己厉害且负责任的人的教育,他可以是老师,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其他“贵人”;如果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不想要这种教育,那么还有另一种教育供他选择:现实残酷的教育。而如果现实残酷的教育对他都不起作用,那确实没办法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先天的或在童年阶段就拥有强大的智商、情商、格商的总是少数人。而在智商这个层面,大多数人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中产阶层子女之所以在今年的高考异常醒目;底层子女之所以越来越不能出现高考状元——他们在教育上的分野,并不是“阶层固化”这种没有意义的描述所能解释的。


它仅仅是表象。是一个结论性的概述,而不全是或不是原因。


表面之下,隐藏着那些热衷于对表象激动的人所没有去注意的东西。而对这种东西,社会精英们非常清楚。


我们愿意去揭发揭发。


为什么现在读书厉害的都是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同学所说的“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孩子”?南风窗主笔李少威给出了一个深刻的答案:因为家庭环境,很多人从小就没有知识的“触感”,但家庭氛围好的则相当强。


对,对知识有没有触感非常重要,决定了一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反应和兴趣。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父母天天在家打麻将的家庭,一个天天为生计操劳而在知识上毫无示范作用的家庭,一个除了谈“挣钱”好像就没有别的语言的家庭,一个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留守儿童的家庭……诸如此类的家庭,能让一个小孩有多少知识的触感?尽管从阶层上来说,没有知识触感的家庭更多分布于社会底层,但有些具有“暴发户”性质的中产家庭同样如此。



而从小就给孩子知识触感的家庭,父母或者总会在用知识去理解世界上作出示范,或者鼓励孩子去思维、去实践。他们并不会让孩子盲目地用经验、周围人的看法去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图景。


对此,南风窗高级编辑何蕴琪用她深邃的观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关于中产家庭如何教育孩子的认知之门;南风窗高级记者韦星和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记者何子维则在更广的社会教育和中外对比上拓宽了我们关于教育智慧的视野。


一个没有知识触感的孩子无法适应用知识去理解世界的那种模式,也没有培养接受世界真相的能力。这在讲究死记硬背,拼时间、拼努力的过去,或许考试还可以很厉害,因为那种考试几乎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跟认知世界的思维、模式、知识经验关系不大。


但是现在,游戏规则已经变了。教育已经告别了拼努力、拼时间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努力和时间只是必要条件。


资源、禀赋、氛围成为重要的筹码,它既适应于现在的学校教育,也适应于学校教育之后的社会生存博弈。这种教育的“转型升级”表面上看是阶层固化,但实际上是对人的素质要求的一种新的选择机制和过滤机制。


占据资源优势的阶层,只不过是获得了更优先或更多的机会而已。



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一个没有知识触感的孩子,在考试上要胜出一个有知识触感的孩子是很难的。


我发现这一点在很多读过大学或正在读大学的人身上仍有后遗症。这些人大抵是某些“知识网红”的忠实粉丝,看上去好像对知识很热爱,也有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焦虑。


但是,事实上他们只是在找知识的感觉,换句话说只是用好像占有了什么知识来治疗自己的焦虑而已。所以喜欢装“知识逼”。他们并不是真正在学知识,更不用说已经进化到了形成自己对世界的分析框架的阶段。


而对此,他们是从来不敢承认的。那些哄他们开心的人让他们顶礼膜拜,至于那些愿意负责任地揭示真相的人,则总会遭到他们的反感。我观察过的很多在知识上说真话的公众号都几乎没有多少关注,而且也总会遭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知识装逼犯”的攻击。与此相反,某胖某波们这些很露骨地说“我理解你的知识焦虑”的精明生意人则粉丝无数。


这就需要说到另一个重要因素了: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其头脑、心理、人格的影响,以及心理、人格对其头脑的“二次影响”。


综合而言,社会底层以及一些暴发户一样的中产家庭的孩子所置身的成长环境都算不上优良,有的甚至很恶劣。它所给予人的心理上的影响会不断地挫败一个人在知识、学习上的信心,而周围环境的那些较低层次的思维,也限制了其视野。


在这种氛围中,一个孩子没办法学会对自身有着可以突破环境的担当。于是,在心理、人格的氛围受到周围人的心理、人格的影响时,反过来影响到了一个人在心智上的成长。比如可以想象在一个“读书无用论”的氛围里,会有多少可以靠读书出息的人。传说中的“孟母三迁”大概不是找学位房,而是远离一些“low人”。



这种影响同样相当致命,成为一种可能影响一生的毒素。知识的触感或许可以在后天培养,但要消除这种影响就必须排毒。但排毒并不容易,因为它完全是在一个人没有反思能力时出现的。除了极少数人之外,没有多少人可以靠自我教育对此免疫。以我的观察,出身社会底层家庭孩子用知识去理解世界的自我担当,远逊于中产子女。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头脑-心理-人格对这些东西的排斥机制。所以你说的这些东西要么他们听不懂也没有兴趣,要么只会引起反感。


无论是人心理的规律还是经验上看,头脑的思维模式,心理、人格对世界的反应模式都具有“自我强化”的性质。按照这个路径这么玩,这么来理解世界(头脑),这么对世界作出情感情绪的反应,对世界预设这么一种关系(人格),似乎很爽的话,人就会一直玩下去。


即使知道这么不对劲也好像有一股力量推着不想收手。它形成了我们传说中的“心理保护”。所以,要解开这个套,很多人几乎都要有蜕皮换血似的改变,而且前提就是人格担当。


习得一种错误的、肤浅的思维并不那么可怕。但形成一种对世界错误的、肤浅的心理-人格模式,基本影响到一个人会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成为什么样的心理物种。而它,在更多层面上跟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得到什么,能失去什么联系起来。


于是,一个链条开始形成:较差的环境和资源→较低的情商、格商→较差的学校教育→较低的社会位置。这个链条中的最后一环“较低的社会位置”反过来又成为第一环的限定条件。于是,形成个人的自我套和向下一代的阶层传递。表面上是阶层固化,但内涵比“阶层固化”丰富很多。



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大概也可以看到:阶层固化并不可怕,智商、情商、格商固化那才可怕。


人生从来不是一次性博弈。至少从教育方面来说,有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起点高低只是出发点,最终命运还是在自己的手中。如果在某一主面比别人差了,那就在另一方面多努力。


作者 | 南风窗资深主笔 石勇 sy@nfcmag.com

编辑 | 蒙洁华 mjh@nfcmag.com

排版 | Iris


南风窗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及南风窗网刊登的所有署名为南风窗记者、特约撰稿人的作品为南风窗杂志社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未经南风窗杂志社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追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更多精彩报道,请关注新一期《南风窗》

54 28004 54 15287 0 0 2939 0 0:00:09 0:00:05 0:00:04 3056

点击屏幕右下方写评论,可参与讨论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